English

澳迈向共和的里程碑

1998-02-1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张川杜 我有话说

澳大利亚历时两周的宪法大会13日在堪培拉落下帷幕,大会直至最后时刻才“如履薄冰”般通过了由澳共和运动提出的共和模式。从此,澳共和列车已正式鸣笛启动。本次大会也将载入澳史册,成为迈向共和的一个里程碑。

澳1788年随着英国移民的到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,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,成为英自治领,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。进入八十年代后,澳的共和呼声逐渐高涨,共和运动此起彼伏。联盟党政府上台后立马表态,将兑现大选时的诺言,先举行宪法大会,如多数人赞同共和,交由全民公决。

大会一开幕就进入了针锋相对的辩论,这是一场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的较量。澳共和运动主席特恩布尔代表26位与会代表发言说,在澳实行共和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,澳已是一个独立国家,但头上仍顶着“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皇冠”,还是由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,这是澳宪制上的一个错误。他大声疾呼,应由一位澳公民担任国家元首,代表澳的价值观念,生活在澳大利亚,由澳大利亚人选举产生。君主立宪派则反驳说,澳早已实行民主政制,实际上已是共和国了,现在的政制没有改动的必要。大会进入第二天,形势急转直下,君主立宪派阵营发生严重分裂,中坚力量纷纷倒戈。联盟党参议院领袖、政府环境部长希尔等认为,“共和是澳作为一个国家前进过程中符合逻辑、进步的步骤”。自由党内的二号人物、政府财政部长科斯特洛也宣布赞同最低程度的共和模式。一时君主立宪派阵脚大乱,共和已在会上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
宪法大会进入下一个议程,对采取何种共和模式,共和派内矛盾重重。大会开幕后共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署的四个共和模式。四种模式坚持己见,各不相让,大会陷入了僵局,共和面临中途夭折的危险。经过紧急磋商,共和运动提出了妥协方案,大会讨论才得以继续。接着在12日对四种模式进行预选。经过五轮投票,共和运动提出的两党任命总统模式以75票对71票获得提交大会最后表决的资格。由于争取不到过半数票,13日上午大会被迫再次就共和与君主立宪进行投票,共和派以89票对52票再次胜出。大会公报最后宣布,原则上支持成为共和国,支持两党任命总统的共和模式,由总理和议会把此模式提交给人民进行公决,全民公决将在1999年进行,如果赞同共和国,新的共和国在2001年1月1日生效,仍保留“澳大利亚联邦”国名,澳仍为英联邦成员等等。

此间观察家认为,本次大会表明,澳实行共和是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但是两党任命总统共和模式最终得不到半数支持又说明,澳迈向共和的道路并不平坦,尚有许多障碍要克服,还要作更大的努力。(本报堪培拉2月13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